时间: 2020-09-01 09:53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李晓佳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考验和挑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关于疫情下,固废的治理和应对,我国环境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也曾组织召开了多次会议专题讨论。
“后疫情时代,管理的全面升级”也成为“2020(第八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的主题内容。在8月10日的论坛现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以“后疫情时代,固废高效资源化”为主题,做了深入分享。
戴晓虎
疫情下固废处理面临的挑战
新冠疫情爆发后,给固废处理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也是需要行业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医疗固废压力凸显 。回顾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行业的发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对医疗废物处置和监管进行了明确规定。2003年的春天,非典带来的医废处理战促使国内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管控医疗废物的法规和规划,催生了国内医疗废物处置行业“从无到有”,医疗废弃物进入了有序管理阶段。
而17年后,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医废处理之战再度打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和病例的增加,医废处理压力也在显著提升。
戴晓虎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大幅增加了相关区域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需求,医疗废物处置压力明显。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有四分之一以上地级市不具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部分农村和边远的山区医疗废物仍没有纳入收集处置等范围。
从e20研究院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危废产量在持续增长 ,疫情的爆发,让以医疗废弃物为代表的城市危废管控面临新挑战,深度资源化正成为危废行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危险固废问题严峻。戴晓虎指出,疫情背后也暴露了我国医疗废物处置存在的问题:危废产量或被低估,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形势严峻;危废行业的地区不平衡现象突出,区域性、结构性产能错配严重;校准规模经营率处于较低水平,供需缺口大。
第三,危废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地医疗废物产生量激增,虽然显露了国内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的短板,但也倒逼了行业的改革和进步。这之后,国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管控医疗废物的法规和规划,各地加紧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新《固废法》在三审稿中新增了对医疗废物特别是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并加强了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主体责任。这对产业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也会给企业带来内循环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部也及时为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各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肺炎疫情医疗废物,规范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管理与技术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8.1亿元,用于支持大城市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备用能力建设、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补短板和提质扩能以及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能力建设等项目。
这些都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
固废政策背后的产业发展机遇
从我国整体的战略部署与顶层设计来看,我国在固废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整体政策没有改变。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中央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指出要“坚持,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到高效利用、节能降耗,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国家相当重视通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手段,来解决污染问题。戴晓虎认为,固废有污染的属性,也有资源的属性,一把火烧掉当然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是从循环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更好的利用和更安全的处置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戴晓虎指出,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需要环保企业共同努力,还要加上高等院校的技术研发,以及科技和金融的支撑。去年,科创板的开市,也给中小创新性技术企业提供了更好对接资本的机会,能够更好将科技和金融进行结合。
戴晓虎认为,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新措施、新理念、新思想、新科技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戴晓虎强调,“两山理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都为固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基础。
的时代背景
2019年7月,《上海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打响了强制垃圾分类的第一枪,标志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5月,北京、苏州等地也正式开启了强制垃圾分类工作,46个重点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进入了快速落地的阶段。垃圾分类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编辑: 赵凡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