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8-08-23 09:42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兰亚军
摘要:“垃圾分类工作做得不好,表面上来看,是由于我们居民的环保素质比较低,不愿意分。实际上的原因,是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全产业链”未建立起来,但本质的原因其实就两个字:利益。”近日,发起了“我们需要怎样的垃圾分类市场化?”的话题,引发了业界的热烈讨论。此文为作者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主任,贵州高远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兰亚军基于自己多年垃圾分类的实践工作所沉淀的思考,文章发表于《城市治理》杂志2018年第3期,垃圾分类,任重道远,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和赐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五位一体”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前不久,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一、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更是受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2017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发布,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此外,国管局、教育部、卫计委、军委后勤保障部等相关部委也相继出台了本行业垃圾分类的指导文件。
从世界范围来看,垃圾处理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德国、英国、瑞典、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北等,都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填埋、焚烧发电是后端垃圾处理的方式,是合理也是必要的,但前提和基础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二、垃圾分类的难点分析
我国的垃圾分类试点开始于2000年6月,当时的建设部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深圳、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近18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城市某个环节或某项工作有亮点,但整体收效甚微,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采取“剥洋葱”式的层层分析。
(一)产业链端分析
1、表面的原因 表面上来看,垃圾分类工作做得不好,是由于我们居民的环保素质比较低,不愿意分。不可否认,我们居民的环保意识还不高,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总体上来说,这些年由于国家大力的宣传和动员,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总体水平在提高。
2、实际的原因 实际上的原因,是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全产业链”未建立起来。很多地方,居民前端分类了,中端混合收集、运输以及后端混合处理,居民看到后,分类的积极性受打击。
3、深层次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利用的“产业链”没有建立起来呢?哲学上说,凡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一定是制度出了问题。我国从2000年正式开始试点,现在已近18年了,而且有些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试点已20多年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成功呢?这就又从制度去找原因了。什么制度?管理制度——九龙治水、政企不分。很多地方,政府唱独台戏缺少市场化,没有调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另外,我们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制、税制、费制各个方面都还不是很健全。垃圾分类真正要做好,一定以法制为基础,我们现在也有一些法律法规,但是比较笼统和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另外我们的税制不完善,费制没有与市场运行机制完全相结合。
4、本质上的原因 哲学上说:越复杂的事物,其本质越简单。垃圾分类这么多年没有成功,本质上就两个字:利益。这里有两个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利益平衡。垃圾分类,这里面有太多的利益主体,从民间来说,有物业公司、保洁人员、废品回收人员、队、拾荒者、填埋场、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处理厂等等,这些相关企业或个人都在争垃圾。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城管、环保、发改、供销、农委、商务等都在管垃圾。“九龙治水,各管一滩”。一个方面部门之间难以协调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会出现“有利大家枪,无利大家推”。管理学上说:“可以一个人管2件事,但不能2个人管一件事”。而利益相关方的多元化,利益关系也很难平衡,所以说李克强总理说的一句话“触动人的利益比触动人的灵魂还难”。
前面说了,垃圾分类是准公共物品,完全靠政府,政府失灵;完全靠市场,市场失效。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相结合,当然,还需要要社会的“治理之手”
第二层含义是利益收入。是指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利用整个“产业链”要能够盈利。垃圾分类这么多年“产业链”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关键的因素是,整个产业链不能盈利,因为,产业链不能盈利,市场机制就建不起来;市场机制建立不起来,企业就不愿意进来,这是环环相扣的。
如果想产业链盈利,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需要政策与法律的引导和强制,这就需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以及社会的动员,就是我们说的“三有”:“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有力”的社会,这三方面要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二)居民端分析
1)不知道为什么分?很多居民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分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不分对自己有什么害处?
编辑: 赵凡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主任,贵州高远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