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官网

膜界往事——污水处理领域mbr膜应用不完全回顾-凯发k8官网

时间: 2022-11-28 09:02

来源: 绿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丽

2005年,西门子收购了美国膜公司美净(us filter corporation);2006年3月,很早就进入污水处理领域的ge收购膜技术领先的加拿大泽能公司;2007年6月,陶氏化学收购浙江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也是陶氏的重要市场。2011年陶氏在亚太地区106亿美元的销售额中,有45亿美元来自大中华区域,占陶氏亚太地区的43%,占全球销售额的7%。

ge在中国有两大基地,一是2003年成立的无锡生产基地,共有6条生产线,产品涉及化学助剂、卷膜、反渗透膜、超滤膜、toc总有机碳分析仪、edi电去离子模块等;二是上海研发基地,研发领域包括化学药剂、膜处理等,开发的反渗透膜已经成功应用于饮用水和饮料行业。

这一时期,无锡梅村5万立方米/日的mbr污水厂,是ge在中国的里程碑项目之一,但是后期在市政这个战场上,先发并没能转化为优势,曾在十年前为ge提供《中国市场mbr膜战略》咨询服务的薛涛(现e20环境平台总经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对此案例和背后的原因印象深刻,市政污水领域国产mbr的崛起至少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

膜领域本土公司除了碧水源,最有名的就是津膜科技(当时叫膜天膜),说起来,它的年头比碧水源要长,可以说是国产自主并产学研转化的排头兵。

津膜科技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天津工业大学膜分离研究所,公司的业务集中在超滤和微滤膜领域,其市场空间主要在市政供水、市政污水处理及回用、工业水处理和海水淡化处理领域。

已经上市或者曲线上市的还有三达膜和赛诺膜。没有完成上市的实力派还有很多,比如首创北控联袂扶持的开创,比如从to c端巅峰杀入环保行业的水艺膜。

而在国外产品和国内产品的竞合之间,美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中国人赴新加坡创业,与联合环境的互动,中信的并购吸纳,使之成为在中国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世浦泰,也是这样一个拥有中德混合体特殊优势的存在。

另外还有一个反渗透膜的龙头南方汇通,拥有较高产能,市场份额较高,不过反渗透膜是另外一个话题,此篇里就不多说了。

膜公司的战斗随着中国污水处理市场的升温而升级。

较之水处理领域的传统工艺技术,膜技术具有出水水质标准高、占地面积少(只有传统工艺占地的1/3~1/2)、增量扩容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由于出水标准高,经膜技术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作为再生水源。

然而,这个技术的拓荒之旅却也是艰难的。当时几乎没人相信处理一吨水造价高达5000元的“膜”技术能够取代旧有的仅需1000多元的“沉淀池”技术。

转机来自2005年,碧水源在北京密云获得一个4.5万吨的再生水厂项目,让国内外膜公司都虎躯一震。ge、西门子、陶氏化学三家百年品牌也猛虎下山了。

此后,每一个大型市政污水项目,都会引发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在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项目上,碧水源输给了陶氏;在平谷再生水厂项目上,碧水源又赢了。

战火从北京绵延到环太湖流域、长江流域乃至珠江流域。在这些地方,碧水源依旧沿用北京的打法——树立示范项目。但是对于具有示范性的大项目,几家争夺得尤为激烈。

长期效果并不能显著显示的情况下,在价格和凯发k8官网的售后服务以及工期的快慢上,碧水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跟国内公司竞争,跨国企业的价格已经低到极限,但他们的核心技术都是在国外生产,依然增加了成本。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进口产品的替代,碧水源成功研发出膜丝等核心技术,2007年投资3亿元在北京雁栖开发区建设亚洲最大的膜组器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这至少让碧水源在膜的成本上节约了40%。

2008年2月26日,碧水源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大学—碧水源环境膜技术研发中心”。碧水源实现了自行研发和合作研发两条腿走路。

2010年底,碧水源mbr膜已经自给自足,还能对外销售,号称是成为继ge、西门子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mbr膜水处理成套技术的公司。

在此阶段,津膜科技作为较早的膜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之一,也开始于2007年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进入膜法水资源化整体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解决方案领域。

遗憾的是,这家公司没能顺势向前,更上一层楼。用火箭来比喻,就是初步推进的速度虽然很好,第二级推进器却失灵了。

那些年里,对项目的竞争继续围绕经济发达地区展开。比如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提高治污标准的需要。在ge和西门子都在该地区取得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后,碧水源也于2008年签下一个大单。

不过即便到了2008年,在市政污水处理行业当中,膜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市场份额也还只有区区1%。

2010年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碧水源成功于创业板上市,得到资本灌溉,并打响品牌知名度、吸纳人才、规范公司运作,极大地增强了与ge、西门子这样的诸多国外对手竞争的能力。

事实上,在获得第一个大型市政污水处理mbr项目后,碧水源就觉察到了资本的重要性——环保项目投入高、回款周期长,投资建设运营大体量的水务项目不能没有钱。从2005年拿到密云再生水厂项目开始,碧水源就有了谋求上市的想法。之后就开启了ipo准备工作,其中2007年6月成功完成股改是碧水源上市之路上的关键一步。

编辑: 李丹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chnda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大气网 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