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第三十七期:从锦江的发展看垃圾焚烧技术路线的起伏
本期节目摘要
垃圾焚烧发电一直是环境产业备受关注的领域,这个领域产生了一些杰出的产业代表,锦江是其中一个。它自主创新流化床技术,也在政策驱动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引入炉排炉技术。技术路线的起起伏伏根源在于政策,新规则下,未来的技术竞争格局是否更加复杂?
各位听涛的观众,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2020的新冠疫情正在接近尾声,疫情之后对我们中国的治理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环境产业来说,也在产生很重要的支付压力,可能会影响到污水处理费的支付,影响到垃圾焚烧费的支付,甚至从中央层面来说,影响到我们电价的补贴。
我想从锦江环境20年的经历谈谈我们对环境产业一些产业规律的认识。希望对我们的同行们有所启发。
弄潮儿锦江
如果说起环境产业,有两个领域是最早发育成熟、引领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是水务改革催生的市政污水行业,另外一个我们环境产业备受关注的领域或者成长出巨无霸的领域,就是垃圾焚烧发电。光大、锦江就是垃圾焚烧发电的杰出代表。
锦江从业于垃圾焚烧发电早于光大,而且是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化床为核心的。从2011年开始,就是我们这个固废领域的十大影响力企业,而且一直在前茅。
去年锦江环境引入了战略投资人浙能集团,成了锦江的第一大股东,原来的创始人、董事长钭正刚先生实际上变成了第二大股东。
其实中国的垃圾焚烧源于九十年代,应该说是八十年代末期,那时候中国政府跟当时,我印象中是马丁集团。因为这个炉排炉的技术是德国马丁的,但是它转让给了日本的三菱。
我们第一个焚烧的项目叫深圳综合处理厂,也是当时建设部科技司的示范项目,列入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我们在这个时候,我去过二十多次这个焚烧厂,从它的研发,不断地去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后来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但理论上讲,速度远远比我们想象地慢。从一个国外相对成熟的炉排炉技术,到中国的消化吸收、运用,走的路非常非常长。后来也发现,炉排炉技术虽然适合国外同行的的大型垃圾焚烧,但是它的一次性投资太高,因为它的炉子太贵了。
所以中国有一个系列一直在探讨,能不能用烧煤的东西,既然烧煤了,我能不能同时烧垃圾。
中国第一个正儿八经的流化床用于垃圾焚烧的,在1998年在浙江建成了,这个投资人就是锦江。锦江和浙大一块儿在合作,是中国第一个建成的流化床的焚烧炉。也是世界首例把流化床用于垃圾处理的项目,因为是自主知识产权。在九十年代,我们的科技很在乎这个技术是国产化的,国产化的比例,所以这个技术得到了国家非常大的关注。
流化床与炉排炉之争
但是流化床的核心难题是因为垃圾热值太低,有的时候,夏天掺了很多西瓜皮,水分很大,它烧不起来。所以那时候谈的最大的话题是炉子能烧起来吗?能烧起来是核心的话题。
烧不起来,但有办法,就是加煤,所以早期很多流化床烧煤比烧垃圾还多。就是以烧煤为主,加点垃圾。烧煤为主,加点垃圾,如果不发电,其实亏了,因为煤很贵的,所以流化床很早就在考虑发电的事。
影响我们垃圾发电的真正核心的一个政策,实际上是2006年的上网补贴,发电的补贴。电价补贴,实际上我们的垃圾处理费可以降得很低,尤其是流化床的项目。锦江很多早期的项目在30-40块钱,就能接下来,去垃圾焚烧了。
在这个背景下,能够加煤的流化床其实是备受关注的。流化床在2006、2007年、2008年达到了高峰。因为上网补贴进一步加剧了流化床的兴起。这时候,如果参加我们的2007-2009的(固废)战略论坛,你会发现,那时候的固废论坛上很大一部分主题在讨论技术路线,因为炉排炉们不干了,炉排炉们认为它烧的是煤,也拿发电的价格,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炉排炉理论上是不加煤的。
在2012年有了政策性的调整。我们不再要求20%以下了,而是要求每一吨垃圾只能发280千瓦,不管你发多少电,如果你的垃圾量一天是200吨,那就算出来对应200吨,每吨280千瓦的发电量,多的不算,不给补贴了。
这个政策其实非常行之有效,一下子杜绝了很多流化床的加煤行动。
政策驱动下的技术路线起伏
我们说环境产业是政策依附性的产业,是一个受政策驱动的产业,而且它的每一次爆发,都是有它的间歇性。其实这个在垃圾焚烧发电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它的技术路线此起彼伏,此起彼伏中不断地往前推进。
以前没要求飞灰的时候,流化床就有优势,因为流化床产生的飞灰多。后来飞灰变成了危废,那么飞灰大成了流化床一个致命的弱项。而炉排炉产生的飞灰少,但它燃烧不充分,产生了大量的炉渣,炉渣的处理又是另外一个成本。
其实我们一个bot的厂子,它的外围边界,它的进料,它的发电价格,补贴价格,它对大气的污染的处理,对臭味的处理,对飞灰的处理,对炉渣的处理,每个边界的缩紧和放松,都在刺激我们这个两条技术路线起起伏伏的这种变化。
但是客观地讲,我们的垃圾焚烧,还没有真正走到高水平的路径上,但是可以看到一部分有高水平的蓝色焚烧炉已经建起来了。包括来自光大的、绿动的,和一些新的包括康恒的路子,已经发展得非常快。
流化床的炉子也在迅速提高,锦江虽然是以流化床起步的一个公司,但锦江不限于流化床,尤其是2015年以后,锦江也开始做炉排炉。根据用户的需要,它不仅局限于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了,我觉得这也是客户导向的一种表现。
规则在变,路径也会变
炉排炉和流化床的竞跑,20年了,现在也没有出结果。因为有新的政策出来了,现在有可能如果取消垃圾(发电)上网的电价补贴,规则又变了。也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状况,也可能是别的技术,未必是焚烧技术,会异军突起。
因为我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政府的电价补贴,一旦电价补贴(取消),其实现在疫情之后,地方财政收入极大缩水,中央的政府支付会捉襟见肘,我觉得消减我们的垃圾焚烧的补贴的可能性,在今年会加大。去年就讨论了一年了,一直这个靴子没有落地。这个剑没有落下来,但是说不定很快就会见分晓。那么又会改变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服务边界。
因为垃圾分类的兴起,垃圾分类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垃圾焚烧的源头,为什么环境产业必须要时刻关注政策,因为政策直接影响我的服务边界,一旦影响服务边界影响我的技术路线的选择,甚至影响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读懂政策,一直都是我们环境产业的一个政府公共服务最前端的一个必选项。
在我们环境产业导论的书里头,总结了环境产业1 8的这种性质,1说的是伴生性。
从垃圾焚烧这件事情能看到我们的产业释放,锦江就是一个弄潮儿,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间,它凭着自己的创新精神,在一个独立自主的创新路线上,自己摸索了一条路径。它也在2006-2014年迎来了自己的高峰。
其实2014年之后,锦江的流化床受到了一定的挤压,就是因为标准提高了,无论是烟气还是飞灰,各方面要求都提高了。提高以后,它的适应性在发生变化,还有替代技术,但即便没有炉排炉的替代技术,可能别的技术路线也会有替代技术,热解,化工的技术,全部都在我们的垃圾领域在试用。
遗憾的是,我们垃圾处理的付费比重很小,付费的价格很低,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路径的话,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主流。
我也相信,锦江在浙能入驻以后,国有的性质,资金更加强大,而且国际视野更加宽,而且业务面也更宽,它的体量仍然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很大一部分面临升级和提高。升级和提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也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我们也祝愿在我们这个行业领跑了将近20年的浙能锦江环境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栏目简介:
《听涛》: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
以个人视角来叙述环境产业里的主流企业,评价企业领袖人物,讲述企业发展故事,梳理产业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
后期还将推出关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趋势的系统内容,以及对当下热点话题的深度剖析。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
相关视频
-
碧水水务模块化污水处理装备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2021-01-26 播放:3721
-
【易周刊】第二十九期 数据观察:2020年固废、环卫市场回顾2021-01-27 播放:4256
-
【易周刊】第三十期 智能水表应用经验与体会分享——长沙供水为例2021-01-27 播放:13831
-
【听涛】第三十六期:如果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取消补贴……2021-01-27 播放:5556
-
【听涛】第三十七期:从锦江的发展看垃圾焚烧技术路线的起伏2021-01-27 播放:9531
-
【听涛】第三十八期:从朗坤的十年等待看市场需求释放规律2021-01-28 播放:34372
本期节目摘要
垃圾焚烧发电一直是环境产业备受关注的领域,这个领域产生了一些杰出的产业代表,锦江是其中一个。它自主创新流化床技术,也在政策驱动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引入炉排炉技术。技术路线的起起伏伏根源在于政策,新规则下,未来的技术竞争格局是否更加复杂?
各位听涛的观众,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2020的新冠疫情正在接近尾声,疫情之后对我们中国的治理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环境产业来说,也在产生很重要的支付压力,可能会影响到污水处理费的支付,影响到垃圾焚烧费的支付,甚至从中央层面来说,影响到我们电价的补贴。
我想从锦江环境20年的经历谈谈我们对环境产业一些产业规律的认识。希望对我们的同行们有所启发。
弄潮儿锦江
如果说起环境产业,有两个领域是最早发育成熟、引领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是水务改革催生的市政污水行业,另外一个我们环境产业备受关注的领域或者成长出巨无霸的领域,就是垃圾焚烧发电。光大、锦江就是垃圾焚烧发电的杰出代表。
锦江从业于垃圾焚烧发电早于光大,而且是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化床为核心的。从2011年开始,就是我们这个固废领域的十大影响力企业,而且一直在前茅。
去年锦江环境引入了战略投资人浙能集团,成了锦江的第一大股东,原来的创始人、董事长钭正刚先生实际上变成了第二大股东。
其实中国的垃圾焚烧源于九十年代,应该说是八十年代末期,那时候中国政府跟当时,我印象中是马丁集团。因为这个炉排炉的技术是德国马丁的,但是它转让给了日本的三菱。
我们第一个焚烧的项目叫深圳综合处理厂,也是当时建设部科技司的示范项目,列入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我们在这个时候,我去过二十多次这个焚烧厂,从它的研发,不断地去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后来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但理论上讲,速度远远比我们想象地慢。从一个国外相对成熟的炉排炉技术,到中国的消化吸收、运用,走的路非常非常长。后来也发现,炉排炉技术虽然适合国外同行的的大型垃圾焚烧,但是它的一次性投资太高,因为它的炉子太贵了。
所以中国有一个系列一直在探讨,能不能用烧煤的东西,既然烧煤了,我能不能同时烧垃圾。
中国第一个正儿八经的流化床用于垃圾焚烧的,在1998年在浙江建成了,这个投资人就是锦江。锦江和浙大一块儿在合作,是中国第一个建成的流化床的焚烧炉。也是世界首例把流化床用于垃圾处理的项目,因为是自主知识产权。在九十年代,我们的科技很在乎这个技术是国产化的,国产化的比例,所以这个技术得到了国家非常大的关注。
流化床与炉排炉之争
但是流化床的核心难题是因为垃圾热值太低,有的时候,夏天掺了很多西瓜皮,水分很大,它烧不起来。所以那时候谈的最大的话题是炉子能烧起来吗?能烧起来是核心的话题。
烧不起来,但有办法,就是加煤,所以早期很多流化床烧煤比烧垃圾还多。就是以烧煤为主,加点垃圾。烧煤为主,加点垃圾,如果不发电,其实亏了,因为煤很贵的,所以流化床很早就在考虑发电的事。
影响我们垃圾发电的真正核心的一个政策,实际上是2006年的上网补贴,发电的补贴。电价补贴,实际上我们的垃圾处理费可以降得很低,尤其是流化床的项目。锦江很多早期的项目在30-40块钱,就能接下来,去垃圾焚烧了。
在这个背景下,能够加煤的流化床其实是备受关注的。流化床在2006、2007年、2008年达到了高峰。因为上网补贴进一步加剧了流化床的兴起。这时候,如果参加我们的2007-2009的(固废)战略论坛,你会发现,那时候的固废论坛上很大一部分主题在讨论技术路线,因为炉排炉们不干了,炉排炉们认为它烧的是煤,也拿发电的价格,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炉排炉理论上是不加煤的。
在2012年有了政策性的调整。我们不再要求20%以下了,而是要求每一吨垃圾只能发280千瓦,不管你发多少电,如果你的垃圾量一天是200吨,那就算出来对应200吨,每吨280千瓦的发电量,多的不算,不给补贴了。
这个政策其实非常行之有效,一下子杜绝了很多流化床的加煤行动。
政策驱动下的技术路线起伏
我们说环境产业是政策依附性的产业,是一个受政策驱动的产业,而且它的每一次爆发,都是有它的间歇性。其实这个在垃圾焚烧发电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它的技术路线此起彼伏,此起彼伏中不断地往前推进。
以前没要求飞灰的时候,流化床就有优势,因为流化床产生的飞灰多。后来飞灰变成了危废,那么飞灰大成了流化床一个致命的弱项。而炉排炉产生的飞灰少,但它燃烧不充分,产生了大量的炉渣,炉渣的处理又是另外一个成本。
其实我们一个bot的厂子,它的外围边界,它的进料,它的发电价格,补贴价格,它对大气的污染的处理,对臭味的处理,对飞灰的处理,对炉渣的处理,每个边界的缩紧和放松,都在刺激我们这个两条技术路线起起伏伏的这种变化。
但是客观地讲,我们的垃圾焚烧,还没有真正走到高水平的路径上,但是可以看到一部分有高水平的蓝色焚烧炉已经建起来了。包括来自光大的、绿动的,和一些新的包括康恒的路子,已经发展得非常快。
流化床的炉子也在迅速提高,锦江虽然是以流化床起步的一个公司,但锦江不限于流化床,尤其是2015年以后,锦江也开始做炉排炉。根据用户的需要,它不仅局限于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了,我觉得这也是客户导向的一种表现。
规则在变,路径也会变
炉排炉和流化床的竞跑,20年了,现在也没有出结果。因为有新的政策出来了,现在有可能如果取消垃圾(发电)上网的电价补贴,规则又变了。也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状况,也可能是别的技术,未必是焚烧技术,会异军突起。
因为我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政府的电价补贴,一旦电价补贴(取消),其实现在疫情之后,地方财政收入极大缩水,中央的政府支付会捉襟见肘,我觉得消减我们的垃圾焚烧的补贴的可能性,在今年会加大。去年就讨论了一年了,一直这个靴子没有落地。这个剑没有落下来,但是说不定很快就会见分晓。那么又会改变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服务边界。
因为垃圾分类的兴起,垃圾分类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垃圾焚烧的源头,为什么环境产业必须要时刻关注政策,因为政策直接影响我的服务边界,一旦影响服务边界影响我的技术路线的选择,甚至影响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读懂政策,一直都是我们环境产业的一个政府公共服务最前端的一个必选项。
在我们环境产业导论的书里头,总结了环境产业1 8的这种性质,1说的是伴生性。
从垃圾焚烧这件事情能看到我们的产业释放,锦江就是一个弄潮儿,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间,它凭着自己的创新精神,在一个独立自主的创新路线上,自己摸索了一条路径。它也在2006-2014年迎来了自己的高峰。
其实2014年之后,锦江的流化床受到了一定的挤压,就是因为标准提高了,无论是烟气还是飞灰,各方面要求都提高了。提高以后,它的适应性在发生变化,还有替代技术,但即便没有炉排炉的替代技术,可能别的技术路线也会有替代技术,热解,化工的技术,全部都在我们的垃圾领域在试用。
遗憾的是,我们垃圾处理的付费比重很小,付费的价格很低,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路径的话,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主流。
我也相信,锦江在浙能入驻以后,国有的性质,资金更加强大,而且国际视野更加宽,而且业务面也更宽,它的体量仍然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很大一部分面临升级和提高。升级和提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也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我们也祝愿在我们这个行业领跑了将近20年的浙能锦江环境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栏目简介:
《听涛》:e20环境平台首档视频栏目。
以个人视角来叙述环境产业里的主流企业,评价企业领袖人物,讲述企业发展故事,梳理产业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启发产业同行。
主讲人:傅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两山经济》、《环境产业导论》作者。
栏目定位及形式:知识类视频节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时长10分钟左右;
后期还将推出关于环境产业发展历程、趋势的系统内容,以及对当下热点话题的深度剖析。
傅涛亲自讲述,依托e20环境平台20年来和环境产业的同行发展,及其本人20年来的深入研究及实践,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企业,无论是公开资料还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来,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