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0-12 14:35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李艳茹
刘建国分析:“长期以来,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依靠的是游离在监管之外的拾荒队伍。由此,我们的资源回收率很高,也确实垃圾减量了。然而,这个环节的所有数据信息均不可知、不可控,它的高效率是建立在没有管理没有保护的前提下。包括环境污染、人体健康、从业人员安全隐患,都没有保护手段。”
他算了一笔账,需要处理的垃圾是价值最低的部分,而正是这一部分,从收集、运输到处理、监控,各个环节都有数据化的严格管控。反而是高价值的可回收废品,还停留在板车、三轮、作坊的时代。若抓住垃圾分类全废物、全系统、全链条推进的机会,将这一部分物质资源纳入统一监管,促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的行业,“资源化”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大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垃圾分类分出哪怕只有20%,也要比传统状况下分出的30%更有价值,更值得推崇。
“垃圾分类不是为了不焚烧。”刘建国在不同的地方多次总结,垃圾分类的目的主要在于三点,一是让居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让政府通过推动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从而提升社会文明水平;二是通过法规和制度建设让居民和企业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负责,通过末端倒逼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促进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蔚然成风,逐步实现源头减量目标;三是以分类为牵引重构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让垃圾尽可能实现物尽其用,各得其所,进而节约原生资源,保护。刘建国认为,垃圾分类核心的目标在文明。中国这么多年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社会文明水平没有跟上,需要有一个抓手来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垃圾分类很光荣地承担了抓手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垃圾分类实际上是分“人”,而不是分“垃圾”。
在刘建国的体系中,经济、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演变,从来不是简单的二元争斗、此消彼长,而是在时间中不断生长、健全。垃圾分类如此,焚烧也是如此。
“所以,焚烧和分类的对立,是短暂的历史惯性,还是行业的误导?”刘建国向观众们提问。
大学教授与网红标签
垃圾分类领域,刘建国的火有目共睹。在2017年,他的几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文章几乎都点击过万、点赞过百;用手机写的“十问十答”系列,被一些地方部门做成科普小册子;早期人民日报就垃圾分类话题采访他的一篇报道,成为当年高考的阅读材料;演讲讨论完毕,经常碰到请求合影的粉丝;专业度和火热程度均被广泛认可,在行业里被戏称为“网红教授”。
对于“网红”的标签,一开始,刘建国是非常排斥的。作为一个以教书育人、科研报国为主业的高校科研人员,他主讲多门专业课程,主持多个国家项目,在固体废物多个细分领域有着长期研究经历很丰富研究成果,但在“网红”脸谱之后,这些层面的钻研仿佛一下被浅薄化了。
刘建国看重的正向反馈不太为大众所熟知。包括他呼吁的科学分类方法、容错性问题,被城市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引用;关于行业的思考和观点,在一些国家决策及行业政策中得到体现;观点影响了行业的讨论重点,使错误的内容不至于蔓延成灾。这些事情能够让刘建国高兴起来,让他认为,自己还可以再多做一些,让现状更接近那条“正确的道路”。
去“跑男”之前,他甚至被十来岁的女儿不屑:“你好好一个大学教授去娱乐节目,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这也让他黯然神伤了一会儿。
“其实,做的越多,越是感觉到,这个比搞研究难多了。”研究工作讲求创新,要有新的东西出来;而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每次活动的受众有限,很多时候需要在不同地方,反反复复地说同一件事情,要把高度和系统跟不同群体的心理诉求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听懂、让记者理解、让大众接受。刘建国不断地在处女座的原则性和实际需要的灵活性之间找平衡。在第一次给小学生讲垃圾分类时,女儿便发现奥秘:“对你来说,难的东西讲起来简单,简单的东西讲起来难。”
在那一期“跑男”播出后,女儿班级同学开始垃圾分类,纷纷过来问道:“那真的是你爸爸吗?”女儿有些不好意思,给刘建国带回一个消息:“你现在还拥有一批儿童粉丝啦!”
这一期综艺的主要活动地点选在了杭州九峰发电项目、天子岭场、商场的餐厨现场等地,近距离参观垃圾卸料平台、垃圾吊控制室,体验厨余垃圾二次分拣、清运。刘建国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从专业角度与节目组进行互动。播出后,关于垃圾分类的专业讨论带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上亿的热度。这样的关注度,与此前的业内讨论相比,是几个数量级的放大。
刘建国尝试和网红标签和解。既然工作本身是要去塑造他人的正确意识、使其转化为行动,那么被更多人了解到便是增益。他想,自己在垃圾分类这一点上的工作不小心产生了放大效益,也未尝不是专业研究过程理念、方法、体系的集聚投射。工作中的一个高光切角,能让他人有所思有所得,那么,做被更多人关注的专业型网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完全理性,蜜汁乐观
2018年4月,刘建国在澎湃问吧上开个了主题为“推动垃圾分类难在哪儿”的问答版块,一年多过去,仍不断有人提问题。问题大多并不复杂,“请问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像日本那样的垃圾分类”、“请问家庭该如何执行垃圾分类?购买多个垃圾桶?分几类比较合适?”、“垃圾分类有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法律法规依据?”之类,大多是关心垃圾分类的民众,从操作层面提出的疑问和感受。
每隔段时间,刘建国就集中回复一下新增提问,被常纪文调侃是“大炮打蚊子”。不过刘建国认为打向空气的高炮,没准能“人工影响天气”。问答中传来的关注度、求知欲,偶有充满生命力的奇思妙想,让他增加信心。
刘建国是一位难得的乐观专家,而这样的乐观决不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基础上。他断言垃圾分类不会在三五年内焕然一新,但并不令人失望。当前垃圾分类的基础条件均已具备,可谓水渐到渠渐成,从历史脉络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新台阶。他相信,垃圾分类本身一定是持久战,会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政府、企业、居民的更加尽责,而逐渐趋于完善。
编辑: 赵凡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