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1 10:09
来源:环保老岳
作者:环保老岳
环保产业是什么样的产业?公众如何看待?客户怎么定义它?环保从业者又该怎么看?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管理、社会治理的一个职能,作为城镇生活、工业企业必须配套的设施,作为一个产业,有其自身的社会属性。环保产业由其特有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该行业的发展形态与环保企业的发展路径。
01行政属性
环境美好作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像交通、教育、医疗一样是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有其公共属性和行政属性。作为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有其行政管理职能及配套的法律法规,有其行政属性。在国家层面,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最高国家意志。执行层面,是国家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各种环保法律规定的颁布、执行,是污染物国家排放标准的制定,是常抓不懈的环保督查。就行业总体而言,环保由工业发展、百姓生活需求而生,由政策法规推动、发展。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201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激发了环保市场的规模,同期央企国企大规模进入环保市场;每一次排放标准的提高,又会带动一批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
02经济属性
对于污染者(或是代表污染者治理环境的政府部门)来说,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其承担的环保治理是义务、是责任,是被动执行,是成本支出。总体而言,环保产业是附属性产业,简单的环境治理本身很难产生经济价值,是政府、企业花钱的地方。除了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是大型企业集团为了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会做更多的环保投入以提升企业形象。
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多投入,能少花钱则少花。甚至于在法律法规非常健全的今天,仍然会有一些企业偷排、乱倒的违法行为。在积极的方面,对于外资、国央企及上市公司推行的esg管理体系,推动了企业做较多的环保投入,提升了治理效果。环保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很多事情,影响着客户的决策思路,也决定了其对价格的选择。
03技术属性
市政环保项目是民生工程,工业企业环保设施运营面临着严格的监管,行业总体相对保守、追求稳定。这些特性导致环保行业创新指数不高,周期长,技术迭代慢;行业缺乏颠覆性技术,缺乏优秀的商业模式,缺乏基础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对材料、底层算法模型的研究不够。企业的原创性发明专利较少,大部分都是实用新型专利。为什么搞原创性的工艺研发、材料研究的少?因为这些研究的周期动辄五年、十年,还有可能时间更长。投入大,研发失败的概率大,研究出来的成果投放市场,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很有可能不到两年仿制品就会出来。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营收增长不能形成完全的正比关系;企业的创新行为所享受到的红利不足,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市政项目运作的核心是资源,投资和运营很多是分开的,项目执行的转包分包,导致价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仿品仍然有一定的市场,长远来看会造成一定的不环保、不经济。
水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总体不高,水务环保市场的采购决策因素非常复杂,受行政壁垒、区域保护、复杂工况、价值界定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割据。行业发展决定了没有好产品、好技术肯定不行;市场割据导致有好产品、好技术也不完全行。市场割据损失了协同效率,抑制了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市场形成了一种混沌状态,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技术、好产品的市场穿透力仍然不够,总体行业集中度不高,品牌化不强。
从某种角度来说环保产业的技术属性也属于其经济属性的一部分,之所以把技术属性单独提出来说,因为环保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它是生物、化学、物理、材料、机械、电气、工程多学科的组合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由于很多产品或工艺段是放在一个大工艺流程中,由于受现场条件、工艺选型匹配,水质水量变化,管理水平,维护保养等较多因素影响,一个产品的技术性、价值很难完全凸显出来,总体上还处在混沌的状态。
环保产业发展四十年,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全年营收超2.2万亿元的大产业,享受了近二十年巨大的时代红利。随着中国大基建阶段的结束,水务环保增量市场减少,水大鱼大的时代过去了,赚大钱、赚快钱的时代结束了。
从环保产业的三个属性及发展阶段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理解环保产业,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环保产业的行政属性来看,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会改变,低碳环保产业必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提升,新的法律规定的颁布、执行,环保督查的常态化机制必然推动产业的技术升级。政策推动了市场发展,也推动形成了行业内关于政策解读、标准制定、技术交流,专家分析等各种论坛、会议层出不穷的火热局面。从环保产业的经济属性来看,市政环保项目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紧张,造成了一定的项目延迟、资金拖欠;工业环保项目由于企业经营压力大,投资意愿低,经费缩减,造成环保行业内卷,竞争加剧。从反方向看,因此会倒逼环保企业开发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以吸引客户。从环保产业的技术属性来看,目前虽然仍处于一定的混沌状态,但行业正在经历着大浪淘沙的竞争格局,行业分化加剧,环保市场格局将逐步清晰,品牌集中度会逐步提升。随着客户的专业度更高、更加理性,大型专业环保集团的采购、工业企业的环保业务对技术产品的选择更明确。因此强者愈强,优秀的企业会脱颖而出,会加强技术研发的投入,品牌化效应更加凸显。当下的环保从业者可能感觉上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情怀和钱包总是难两全。总之,目前环保产业尚处在政热、经温、技混沌的局面。
环境急剧变化,行业快速降温,使得很多环保人手足无措,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形成了一定的焦虑,用行业发展周期视角来看大家现在更像是处于寒流乍临初期的不适应。长期看,正如许国栋先生说的:“降低预期将是一个必要的基本状态。”调整心态、转变企业发展模式在行业调整期尤为重要。
环保产业逐步趋于成熟,但在技术端、运营端仍然粗放。客户对低碳节能,精细化运营,循环利用,对降本增效尚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客户对提高效率、降本增效价值的需求是永恒的,从环保产业的行政、经济及技术三个属性来看,如何把客户的环保业务从附属性项目投入,一个单向的生意,把环保企业和客户的关系变成循环利用、共同开发的共生关系,成为附生→单生→共生关系,与客户在一起共克时艰将是未来环保业务的一个重要经营思路。没有了遍地大项目的金元宝可捡,但是有很多机会把分散的需求如同将珍珠穿成一串串精美的项链。中国有日处理量2亿多方的城市污水和庞大的工业废水这个巨大的存量市场,如何利用系统性技术、精细化管理、智慧化手段解决其痛点、难点、降本增效有着广阔的市场。脱离了应用场景的设备是没有灵魂的,到客户的场景中找到最佳匹配度,重新定义设备的价值,让产品灵动起来。技术产品化、产品场景化,运营精细化、智能化,是未来环保行业实现降本增效、低碳节能的有效路径。
这些工作是长期的,但也是系统性更强、壁垒更高的技术之路。未来,环保产业只有沉下心来,路才能越走越宽。
作者简介
作者【环保老岳】本名岳文春,是苏州水星环保工业系统有限公司、嘉兴溪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星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岳飞第二十八世传人,原籍安徽,现工作于苏州、北京。曾在中煤集团工作过,环保水务二十年经验,乐于分享商业和经营心得。希望与作者进一步探讨的朋友,可以加老岳的微信:y13915503789。
编辑:李丹
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