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9:13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刘彤整理
10月13日,四川省厅联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围绕绿色低碳、生态修复等4方面,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谋划5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9大类工程项目。
10月13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
《规划》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以一体化治理和保护为要求,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解决跨界环境污染问题为突破,以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支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的新路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01多项政策支撑部署,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既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成渝地区发展。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健全合作机制,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跨界污染协同治理,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等提出重要要求。
2020年7月10日,省委十一届第七次全会作出《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对照国家层面责任分工,研究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
2022年2月1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到2035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宏伟目标,并明确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稳步推进区域碳排放达峰,共筑“四屏六廊”生态格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着力解决高关注度环境问题,协同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任务,加快成渝地区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强化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破解区域环境难题、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建设高品质宜居地,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编制本《规划》。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围绕促进四川“一干多支”与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深度互动,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以一体化治理和保护为要求,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解决跨界环境污染问题为突破,以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支撑,坚持不懈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是强调“一体谋划”。积极对接重庆,共同确定近期、远期目标指标,开展成效评估,增强协同治理驱动力。二是突出“生态优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上游意识,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强调“协同推进”。推动形成地区间功能定位准确、资源优势互补、任务分工合理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保新格局。四是坚持“共建共治”。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廊道建设,加强跨界污染协同治理,合力管控环境风险。五是强化“创新驱动”。创新区域、流域协同保护治理新机制,构建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体系。
02围绕绿色低碳、生态修复等4方面,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规划》提出目标是到2025年,区域生态文明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初步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达标,跨界水体水质稳步提升。
到2030年,区域生态文明体系基本建成,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安全格局基本构建,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更加健全。
展望2035年,生态安全格局全面筑牢,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先行区基本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改善等4个方面,设置了24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各12项。
12项约束性指标中,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6%,万元gdp能耗降低14%,森林覆盖率达41%,河流主要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90%,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达96%,跨界河流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稳中向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9.9%,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3%,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编辑:李丹
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