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3 10:39
来源:中国水网
2019年12月21上午9时,第三届钱易环境奖颁奖暨获奖者学术成果报告会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拉开序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钱易环境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井文涌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正司级巡视员张悦,清华大学校学生部副部长冉锐老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毅老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柳剑雄老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施汉昌教授,黄霞教授,钱易环境奖评审委员会成员与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高中的25名获奖同学,以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媒体记者等80人一同参加了此次典礼。
会议现场
本次典礼由钱易环境奖评审委员会组织,钱易环境基金管理委员会、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昱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据介绍,本年度共收到196份申请,涵盖7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9所高中学校,通过函评和会评,最终入围25名同学,其中包括5名一等奖获得者。
典礼现场,5名一等奖获得者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其中,来自重庆大学的博士生马敏达汇报了题目为“中国建筑部门碳排放的影响机理与达峰路径研究”的报告,报告主要探究建筑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机理,构建建筑部门历史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模型并构建静态排放模型与排放动态模拟结合的建筑部门碳排放达峰情景推演方法;
清华大学博士生刘彦伶汇报了题目为“发挥纳滤优势 保障饮水健康”的报告,讲述通过开创或完善多种研究方法,深入解析纳滤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截留机理,并制备具有“选择性分离微量有机物与无机盐”功能的新型纳滤膜,能够同时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来自南京大学博士生赵迪的汇报了题目为“大米中镉的人体生物有效性及其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的报告,主要通过研究典型污染区大米镉的生物有效性、人群尿镉状况、健康风险及调控措施,明确了大米镉的生物有效性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的重要性,探讨了膳食补充营养元素如钙和铁及避免高盐饮食降低大米镉的生物有效性的机制;
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硕士生贾利霞汇报了题目为“基于农林废弃生物质碳源补给调控的人工湿地强化脱氮效果研究”的报告,主要研究水生态修复领域,通过人工增氧在湿地内部营造好氧与缺氧交替环境,同时将农业废弃生物质应用为人工湿地填料,充分利用生物质的溶解性有机物缓释功能,显著提高湿地内部微生物反硝化脱氮作用,实现总氮去除率94%;
来自浙江大学博士生康达汇报了题目为“厌氧氨氧化颗粒系统状态指纹研究”的报告,通过挖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系统在各典型机能状态下的可视化特征,分别从菌体细胞、颗粒污泥和颗粒污泥床三个结构层次创建颜色、形态和质地指纹,探明其发生机制和指示功能,推动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机器识别和智能监测。
五位一等奖获奖人汇报之后,现场进行了评委投票并现场计票。最终,浙江大学博士生康达获得特等奖。
颁奖仪式
现场举行了颁奖典礼。随后,获奖学生代表马敏达、毛崧蓉、康达同学代表所有获奖学生表达了对钱易院士和钱易环境教育基金会的衷心感谢,并表示将继续在环境科学领域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奋斗。
此外,现场还播放了钱易院士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她表示,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有决心、有兴趣投身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实践,深感欣慰。希望大家有责任有担当,从小事做起,为中国的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全体合影
延伸阅读:
为感谢钱易院士在我国环境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钱易教授的学生们在她80寿辰发起并捐资成立了“钱易环境教育基金”,在该基金支持下,设立了“钱易环境奖”,旨在激励全国积极践行环境公益、脚踏实地开展创新研究的优秀学生,激励青年一代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奋斗。
奖学金面向中国各中学、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全日制在校生。(包括高中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专业不限);鼓励热爱环境事业,具有创新精神;积极组织并践行环境公益活动,并取得突出贡献;脚踏实地地开展创新性研究,并取得显著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同学积极申报。
奖项设立为:特等奖1名,奖金5万元人民币;一等奖5-10名,奖金2万元人民币/每位获奖人;二等奖10-20名,奖金1万元人民币/每位获奖人;中学生奖5-10名,奖金6000元人民币/每位获奖人。
相关链接:
编辑:徐冰冰
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